更多
首页 >  要闻 >

环球快讯:防止野蘑菇中毒的方法,远离野生蘑菇预防食物中毒

2023-07-02 17:21:56 来源:互联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野生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用有毒肉所致。 严重中毒可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避免中毒,很多人容易陷入以下4大误区:

误区一高温煮沸可以解毒

很多人认为野生蘑菇中的毒素可以解毒。 高温煮会破坏,只要煮久一点就可以了。 其实并不是。 毒蘑菇所含毒素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 一般的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其有毒成分。

误区二加大蒜可以解毒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都说大蒜可以解毒,所以很多人在烹调野蘑菇时都习惯加大蒜解毒。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大蒜中的主要成分是蒜氨酸和大蒜素。 实验证明,这些成分虽然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毒蘑菇中的毒素没有任何分解作用。

误区3 银针可用于药检

长期以来,民间一直使用银针进行药检。 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靠的。 由于银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遇到强酸、强碱、盐类、氧化物等不发生反应,仍保持银白色金属光泽,不易变黑; 只有时间长了,银器的表面才会慢慢变慢。 慢慢变黑。 这是由于空气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等气体,当银遇到这些气体时,会生成黑色的硫化银或氧化银。 但一般食品中所含的微量硫化物和砷化合物却无法检出银。 如果毒物不含硫、砷,如毒蘑菇、亚硝酸盐、杀虫剂、老鼠药、氰化物等,银针与其接触不会发生反应。 毒蘑菇的有毒物质主要是生物碱,与银针根本不发生化学反应,即使浓度高也无法检出。

误区四、相信不科学的鉴别方法

按照传统的个人简单方法和具体经验来鉴别异地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食入中毒的原因之一 一。 例如,有些人认为只有颜色鲜艳、有吸引力的蘑菇才有毒。 事实上,蘑菇如鹅膏属。 鹅膏属的颜色不鲜艳,外观也不美观,毒性极强。 有些人认为不生蛆的蘑菇是有毒的。 事实上,著名的有毒真菌——鹅膏蕈豹斑经常产生蛆虫。 可见,人们很难用肉眼辨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只能用专业的方法来鉴别。

360常识网温馨提醒,一旦野生蘑菇中毒,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洗胃或就医。

标签:

国际
国内

要闻

健康

法制

体育